2018年8月18日 星期六

IoT物聯網也能做公益

電商發明人丁玲虹在1980年代即四處傳揚「未來是數位經濟的時代」,而且帶著手提的自動販賣機和手繪海報,向人說明「電子商店系統(TES, The eStore System)」乃是電子商業的運作:消費者拿著傳智卡來到VAM組成的電子商店(eStore),買了東西之後,自販機會列印發票,自動傳訊把錢分配傳給各利害關係人供應商、店長、稅捐單位等等,同時通知物流單位補貨。丁玲虹實現了「傳智卡及其交易讀取裝置(TRD)」、「TSCM2000(供應鏈軟體)」後,即刻進行實機研發,特別安裝「公益鍵」在機上,消費者可以依其心情按下公益鍵倘若壹仟萬個供應鍵同時按下壹塊錢,倚靠募款的非營利組織(NPO, Non-profit Organization)第一時間就有壹仟萬元的入帳,進行慈善事工不必煩惱資糧的問題,從事社會公益人士得以無虞匱乏。
電子商業」的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原是1986年丁玲虹為解決失業而創業後,發現欲解決社會困境必須創造的新產業電子商店系統(TES)」。丁玲虹自1992年參加「中小企業輔導工作會議」倡議電子商業主要在商業自動化;這個新科技經濟系統早已於1994年「第二屆中小企業輔導工作會議」和1996年「第三屆中小企業輔導工作會議」提案:「以擴大商業資訊網路應用及加強研發物流技術,協助中小企業導入運用資訊化,改善商業自動化。」(丁玲虹,200172)為與現有的商業活動有所區隔,故改稱「Electronic Commerce」為「電子商務(簡稱E-CommerceE-ComEC)」,電子商務遂成為中文的一個專有名詞其中包含金流、物流、商流及資訊流,又出現了「金聯網、物聯網、商聯網、互聯網---」諸多相關的衍生性名詞。
由於深受亞洲金融風暴所苦的受害國亟欲了解「台灣為何能夠避開凶險?」接受吉隆坡APEC主辦單位邀請,丁玲虹(Linda Din)除了在大會說明「台灣BEST」之外,更在任務小組會議提案「運用TES模型促成電子商務領航計畫」,在會場中放映投影片講解其內容;專案小組會議的結論一致通過倡導電子商務的議題,並預備提交至部長會議作決議。丁玲虹以充分的知識和經驗在專案小組會議中倡議:「由APEC來當舵手引領這些會員們,推動電子商務…。」美國代表奈次(Josh Knights)先生及與會各國代表一致通過,這個「電子商務(EC)案」終於成了一個亞太經合會的議案了,推動多年的「電子商業」終於有一個「法源依據」。(丁玲虹,200175)這場專案小組會議是我國倡議型非政府組織的勝利,更是台灣在國際交流平台的重大成就,其所延伸的果效遠超過倡議者之預期。(郭立昌,201470
丁玲虹在1998APEC促成了電商法案後,1999524就到了台北市政府提案希望台灣從台北市剛峻工的捷運開始使用傳智卡,進行電商系統的初階運用;同時期望一步一腳印實現的法源依據能夠落實公益使命目標。而在《台灣第三部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的「創新公益捐款模式」(郭立昌,2014194-196)則對於物聯網也能做公益事工,作了以下的敘述:
創新公益捐款模式
社會企業不僅是幫助陽光族與身障人士生產食品、或日用品,而是以社會公益使命為前提創設的事業,照顧弱勢者為目的,解決社會的不平等問題為目標,更非植基於「免稅」。因為資本不當的移動帶來無限的禍害,過去農業社會由於公部門的有效掌握時代脈動,以超低的人工成本吸引外資投資台灣;但在1985年外資紛紛撤離,謂台灣的國民所得太高,沒有投資的利基,台灣社會開始嚐到資本移動的苦果。弱勢者已經不只是身障者而已,更是擴大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一群群失業者的哀鳴,導致有先驅自告奮勇,鼓吹「創業是解決失業的最佳管道」有系統地提出工具型的解決方案,才能轉化社會困境,達到繁榮富裕。《只來一半的末日》作者康斯勒說:「有人會和焦慮妥協,因為在未來世界裡,只要能夠活著就很幸運了。」台灣進入21世紀以降,擁有資訊社會最重要的智慧資產,卻因故淪落至「只要能夠活著就很幸運了」的地步。但民間非政府人士卻抱持著樂觀進取的態度,在極度的困境中,持續倡議其創新產業,以因應未來世界所需。「活著」乃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need),也是哈佛前教授李維特(Theodore Levitt, 1925-2006)指出「需要第三部門」的緣故。但第三部門常受制於資源匱乏,特別是「金錢不足」方面;因傳統的募款方式,乃「募款人-捐款人」互動的成果,倘若不成則徒勞無功。
募款機構不管是非營利組織、或是非政府組織,全都得看捐款人(包括公私部門及專業資助機構)的臉色行事;因這世界的確存在著「有錢最大」之謬思。而欠缺經費的第三部門必飽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苦,並且為了經費往往會弱化原訂的計畫。1960年代,從二戰廢墟中站立起來的國家越來越多,生產物美價廉的產品例如德國和日本的汽車、台灣的消費性用品等;美國本土的製造業者面臨成本越來越高,競爭力相對越來越弱的景況,有能力者只得選擇產業外移,以維繫其產業的生命。最現實的問題即留下失業人口。找不到工作而無收入者,社會安全制度無法保障其財產權,導致房子遭銀行沒收,遊民人數日增,造成社福型第三部門在美國困境中蓬勃發展,但募款方式至今仍是傳統模式。在國際會議檢討2008年的金融危機,結論是:「此乃源於世界史上最大的系統性管控舞弊事件。」某些享有特權者,把房貸和垃圾債券包裝出售,辜負民眾的信託,模糊了商業與犯罪、對與錯之間的界限;即使為因應危機而制訂解決的法規例如金融會計標準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在2009年裁定,公平價值計量準則(FASB Rule 157),允許「按幻想計值」(mark-to-fantasy),這違背了原本房地產價「按市價計值」(mark-to-market)的規定,也就是說,有價證券的價值是依其在市場上出售的實際價格來計值;使得「延後與修改」會計項目變得合法。但仍難於弭平危機的後遺症,粉碎了人民對政府的信心,也令大眾懷疑監管機制的可靠度。
而最令人注意的問題是:「在危機發生前後,那些監督和執法單都躲到哪兒去了?誰在替美國人民監督一切?」資訊社會有改變交易模式的好處,商業往來可以不必直接面對面接觸即可完成;卻也導致競爭激烈情況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造成大者恆大,小者難以生存的後果。台灣的非政府組織在APEC倡導的議題,卻因公私部門的漫不經心(抑或別有用心),而失去最佳時機。這道難題如欲解開,仍需優質的集體意識,誠如哲學家們把德性與智慧視為一體的兩面,既統合又平衡,才能在資訊社會化危機為轉機;斯賓諾莎說:「人心只能被靈魂之偉大征服。德性的思想產生後,才有適當的觀念。本能的驅力是危險的嚮導,易導致個人主義,而忽視整體的利益。」。受訪者因而基於普世關懷發明「傳智卡與TES」,帶至國際交流平台倡議,除了商業應用之外,建議升級散佈於世界各地兩千萬台的自動販賣機,成為使用傳智卡的VAM—中裝設「公益捐款鍵」,建立新興的公益捐款模式(如圖4-20)。
                     圖4-20  新興資通科技「公益捐款」模式   資料來源:KSI資訊中心

科技心、人文情」是民間非政府人士感動國際友人的基調,為了符合「重建全球經濟」的議題,受訪者認為:「美國的經濟復興,才能帶動全球的復甦。」特地拋磚引玉地倡議「新興資通科技公益捐款模式」,除了協助社會部門之外,因為在消費者交易完成的同時,傳訊模組即時傳送交易資訊至「ICT控制中心」,並利用TSCM管理軟體把「人民、企業、政府」當得之分傳送至各自的帳戶,設定需要的非營利組織、或非政府組織帳戶,不必挨家挨戶去募款,而是經由資通科技工具的存取能力,協助這些組織取得資源例如每個「公益捐款鍵」只捐壹美元,兩千萬鍵就有兩千萬美元(約新台幣六億元)進帳,對公益事工的推動不無小補。創新募款模式的改善同時,人人都可以成為強化第三部門的貢獻者。

參考文獻一:

丁玲虹(2001)國防雇員的女兒 丁玲虹。台中:磐虹。
作者丁玲虹擔任APEC 1998講師時根據其發明的「電子商店系統The eStore System, TES)」提案促成電子商務法案,進而在2003APEC講台上提案「全球通路-TES」贏得最佳實例政策,TES中的零件非接觸式感應傳智卡、感應式交易讀取裝置、交通工具電子付費裝置等等發明及射頻識別(RFID)則成為21世紀的必需品,啟動數位經濟時代。

參考文獻二:

郭立昌(2014)。台灣第三部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台中:東海大學。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

相關連結---

美國發明專利
http://ldinvention.blogspot.tw/2018/04/trd.html(感應式交易讀取裝置(TRD)
http://pklctpp.blogspot.tw/2018/04/blog-post.html(台灣第三部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
https://hdl.handle.net/11296/4t68cw (台灣第三部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
http://tnews.cc/07/newscon64680.htm(黑手博士的政治啟示)
https://lindadin90.blogspot.tw/(賴來賴去很方便!)
http://tnews.cc/07/newscon86121.htm (APEC 2018高峰會之數位經濟)




[1]參閱圖4-14全球通路社會網絡分析圖。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感謝總統的背書VAM

/郭立昌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女士來到桃園,親自操作以行動支付方式,在販賣機選購物品,盼持續協助台灣具有卓越製造和研發潛力的中小企業,接軌AIoT(人工智慧加物聯網)的趨勢;這與國際知名的科技政策專家丁玲虹在1998年根據她的發明(Linda Din’s Invention)APEC提案促成的「電商產業政策」不謀而合,蔡英文的操作更與丁玲虹所發明的「VAM」幾乎一模一樣(丁玲虹,2001A12進入「USPTO」網站閱讀「VAM的美國發明專利」,可以看見其內容多次出現「telephone (電話)」這個字,這是因為上世紀根本沒人能了解「mobile-phone(行動電話)」與「傳智卡(電子貨幣)」有何關聯?和評審談,他們更完全聽不懂「啥是行動支付」?是故,VAM的美國發明專利申請名稱「Vending Machine Operated By A Chip Card」重點在於「Chip Card就是富裕台灣的鑰匙「傳智卡電子貨幣」,只是拿習知的「Vending Machine (自販機)」來達成「保護富台灣計畫的工具」之目的;1999127,我們塑造的資訊社會來臨了,為了台灣產業的前途,丁玲虹嘔心瀝血,我則絞盡腦汁且不斷地付錢這個不求回報的天使級投資人竟和丁玲虹同樣遭到貪腐集團持續而兇狠的連環詭謀打到頭暈目眩,但溫姓/辜姓/高姓等貪腐首腦卻付出性命,正應驗經上說:「取得全世界,賠上了性命,又如何?」
蔡英文總統的桃園行間接肯定丁玲虹為盡個人之社會責任自1986年創業以解決失業,為富裕台灣發明全系列感應及傳訊「科技經濟系統(簡稱TES)」的產品及產業而遭受公器及貪腐集團無盡的肆虐,劃下了句點。再者,倘若蔡英文今日在自販機的操作是對的,正說明2002年調查局中機組主任王福林(在馬英九總統時代任調查局長)針對丁玲虹和支持「富裕台灣計畫」者的打擊是錯的。同時說明台灣真的浪費了寶貴的20—1998年出生者,今年都可以投票了;2002年出生者亦能考駕照了。不過,立昌今晚無意間看見年代新聞主播張雅琴晚上七點的報導,仍得感謝蔡總統的背書,畢竟丁玲虹的發明若沒有我的龐大資源及資金及技術的投入是成不了事的,我的回收事小,但台灣賠上國際罵名事大加上聯合國反貪公約(UNACT)已經盯上台灣的反貪腐進度其中最主要的風險仍在「智慧財產權IPR)」的侵權問題,本人對於蔡總統此刻站在我們命名為「VAM」的機器前鼓勵創新總算是略感欣慰。惟貪腐打手利用公器在過去民智未開之際,大膽踐踏良民的無恥作為何時才會遭到應得的報應呢?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受蔣經國先生贈送「利用厚生」四字,曾經在APEC各級會議促成多項法案。
參考文獻:丁玲虹(2001)國防雇員的女兒丁玲虹。台中:磐虹。
美國發明專利: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6304796 (Vending Machine Operated By A Chip Card—全球第一個系統型專利申請案,本人郭立昌為了這個悠關台灣產業未來前途的專利申請曾經有一個月不眠不休整理丁玲虹所寫的資料比兩份博論還傷神,最後仍是天佑台灣達成目標1999127建立起優先權主張)
丁玲虹發明「VAM」的心路歷程如下:
VAM
VAM(感應式自動販賣機)(丁玲虹,2001:180-186
我一直認為:「人應該做人的工作,機械化的工作留給機器去做。」
每一次從商店走過,總是看到店員坐在裡面往外面望出來,眼巴巴地,期盼客人進門來;但是,客人就這樣地走了過去,沒留下一點痕跡。
所以,我有個構想,就是把一些吸引人的商品,放置在櫥窗,讓經過的客人能夠直接從櫥窗消費,購買這些「看得到、買得到、用得著」的商品。
有了上述的構想之後,我就很用心地思索:「用什麼方法,可以來實現構想?」最後,想到了自動販賣機。
改良自動販賣機
由於,傳統的自動販賣機,給人髒亂冰冷的感覺;所以,也開始構思如何讓它能夠比較人性化一些;而且,可以與現有的商店櫥窗結合,協助店員或店長照顧生意,即使他們不在店中,仍能販售商品,使之繼續流通,成為一位自動販售管理員(Vending Automation Manager),我取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VAM來稱之。VAM這個名詞也是我的發明之一。

經過多年的努力,VAM終於活生生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在磐虹科技的網站上,大家都可以看得到實物的解說:「傅智卡靠近VAM→啟動機器→完成交易、取得產品與單據…。」

當產官學研各界來訪時,拿著傳智卡靠近感應區,啟動VAM,購得產品,同時列印單據,交易資訊傳至仿控制中心的電腦及傳真機,總覺得很神奇;但歷程冷暖,卻點滴在心頭。
十幾年前,當我把VAM的構想講出來的時侯,每個人都覺得可笑;後來,因為預知將有景氣蕭條,大量失業潮的情景,使我在研究「解決失業問題」時,想了一大堆產品,可以用來引發「汰舊換新浪潮」的產品,包括:門鎖、收銀機……等等。
最後,總結一切評估的結果,我認為已經存在百年的自動販賣機改良成VAM,是比門鎖、收銀機更高階的應用,最能夠引發這股新浪潮,所以,才大力推銷VAM的想法
從民國80(1991)起,更是實際行腳、開說明會,從台北松山、講到屏東潮洲,但是,成效幾乎等於零。
一度,我也認為可以找銀行談,冀望獲得銀行協助,來實現VAM的構想。首先,到中和與我往來十幾年的一家銀行,那位杜經理,聽過構想之後,把我的計劃書放進房屋貸款的卷宗裡,並勸我打消念頭;之後,換了幾位經理,這個構想更是呂經理、鄭經理等人,嘲弄的大笑話。
繼續我的「痴人妄想  
經書裡有提到:「信為道元功德母。」我確信,這一個VAM的構想,一定可以為未來的經濟帶來新希望;所以,屢挫屢奮地繼續我的「痴人妄想」。
民國81(1992),在松山機場的一次說明會裡,當時的郁慕明立法委員,蒞臨致詞,表示:「VAM是一個很好的點子,值得推廣。」郁委員是第一位稱讚這個構想的人;可惜,之後就遇不到像這麼有見解的政治人物。
大同公司與工研院
民國82(1993),我把VAM的構想,告訴了大同發那科公司的陳總經理,經由他的介紹,我到了大同公司板橋冰箱廠;結果,大同公司表示:「生產傳統自動販賣機沒問題,但VAM就愛莫能助了。」
我仍然不能死心地,轉赴竹東工研院機械所,找了研究商業自動化的小組,最後,該小組解散,陳總經理也已經退休了,只剩下我一人繼續奮戰而已。
今年(2001)36,我到台北某政府單位簡報「eStore示範應用計畫」,應其要求:「找一些有力的協力單位。」想來想去,工研院最適合,於是打電話到工研院,電話那一端聽到「丁玲虹」,叫了起來,說:「我是劉澄昇,小姐你……你怎麼還在為理想奮鬥?」先生是當年商業自動化小組的成員之一,往事歷歷在目,一切又似乎恍如隔世?
為了使交易合理化,以及增加政府收入,所以,我設計了「列印單據」這項功能進入VAM
原先,我認為應用LCD螢幕點選可以增加VAM的豐富性,後來,幾經修正後,才選用最傳統的「一對一選擇鍵」方式,如此,才可以進行快速服務,簡單到每個人都會使用,具有普遍性;甚至於老嬤嬤都會使用,並說:「B to C就是按呢。
進入當代的主流社會
VAM的主要功能是,用來協助店員或店長,讓人可以彈性工作,即使人下班了,VAM依然可以繼續機械式的工作,故其交易紀錄被設計為可以自動記憶,並且定時傳送交易資訊到控制中心。
當我好不容易地將整個構想,繪成一張流程圖時,我的先生-人稱「台灣精密工業之父」的所謂科技大師,差一點昏倒,定過神來之後,呼吸有些急促地問我:「你知道這有多困難嗎?」
多困難?我並不想知道,我只知道,未來的新經濟模式裡,一定要具有「高度複合性」的產品,才足以打入當代的主流社會。
在我發明的VAM裡,為了要符合新世代的要求,必須結合「傳統與科技、軟體與硬體、虛擬與實體」,而且要能夠「公益+營利」;它是具有「配偶性」的特性,例如,我設定的交易工具是傳智感應卡,它是一張非接觸式的感應科技(Contactless Technologies)智慧卡,所以,必須發展對應的讀卡裝置(Reading Device),成為一對,稱之為Coupler(配偶組)
摸索了好幾年,終於福至心靈,採用收音機頻率(Radio Frequency簡稱RF)的原理,民國78(1989)1228的工商時報,與29日的經濟日報報導了我們致力研發「射頻轉換器」的新聞。既然國內找不到資料和配合廠商,只得前往美日,仍鎩羽而歸;但我們自己進行的實驗,完成了雛型。
VAM的構想,到了1998年,終於引起了亞太經合會(APEC)國際友人的注意;我帶了一份資料,影印給有興趣者,逢人就闡述這個構想:「將可以為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會員體,解決困難。」但是,因為那只是一堆紙,並未有實質的效果出現。
199811月,有一個重大的突破,就是獲得了歐洲朋友的相助,發展Coupler中所需要的晶片,這對於VAM的具體成型又推進了一步。而一向反對這個計畫的外子,也開始轉變態度,積極地協助我的「痴人妄想」夢。
62成果發表會與可口可樂的宣佈

20004月,當我們的各項零組件都齊全時,我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好消息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於是規劃了一場62在台中舉辦的成果發表會。想不到,517全球飲料業的龍頭-可口可樂公司,在美國亞特蘭大發佈新聞稿,表示:「將投資壹億美元,以五年時間,改造50萬台自動販賣機…。」由於,與我的VAM頗有神似之處,造成發表會當天的人潮,及各界的注目。
因為可口可樂的宣稱,這個VAM的構想變成不是笑話,而是一個有「目標金額及數量的創新產品,不同的是:「這個構想,我已經努力十幾年,而且有了實體成果。」也因此,參加6月的2000年汶萊亞太經合會(APEC)時,這個VAM更是引人注意。
今年(2001)5月初,在台北的一個展覽會場裡,一位業者悄悄地告訴我:「XX公司,也在發展VAM而且進度比你快!」聽完,我不禁莞爾,他也許以為VAM,是一個美國人發明的專有名詞(Technical Term),而不知發明人正在聽他講話?
開路,自然有人走

VAM的發展過程,起初有若一片荒野,有人問我:「丁小姐,你在做什麼?」我答道:「開路啊!」又有人問:「這裡又沒人走,開路做什麼?」我認為創新如同開路,只要路開了,自然有人走,就像古人說的:「開池不待月,池開月自來。」
一個傳統商店,因為安裝一部VAM,可以升級為電子商店;幾部VAM的組合,也可以成為一間電子商店。「一個電子商店、一個工作機會,一個電子商店、幫助一個家庭--這是十幾年來,我的主張、我的信念
這個構想,從口述、文字、圖樣、到了活生生可以操作的實體,我相信一個平凡的「國防雇員的女兒」都辦得到;那麼學者專家、財閥更應該可以辦得到。
只要有點子的人,每個人貢獻一個,也許「富裕台灣Rich Taiwan」不只是個計畫而已,而已經是一個成果
VAM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值得回憶的事,但也有很多的遺憾。那一天,有位法國的供應商來訪,到台北與他唔談,這位公司總裁提到這次是特地來台灣,向一個欺騙他的台商討債的;談過之後,才知道磐虹科技原來有如一隻羔羊一般,被一群豺狼虎豹環伺,設計好連環套,伺機吞噬,而羔羊依然傻傻地前行著……。
不過,從台北回台中的飛機上,我閉目假寐時,一個場景快速閃過:「一個剽悍的牛仔,甩著繩圈,沒有套到羔羊,卻套到自己的脖子,跌落馬下。」(丁玲虹,2001:186
參考文獻:
丁玲虹(2001)國防雇員的女兒丁玲虹。台中:磐虹。
相關連結:
美國發明專利(Linda Din Invention)
http://tnews.cc/07/newscon66708.htm(談賴清德反貪腐)